從正念修習到韌性職場:
一個醫者的正念實踐與推廣之路
胡慧芳理事長在 2014 年首次接觸正念,並持續參與各種培訓,成為英國牛津正念中心 (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) 的合格培訓師和督導,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正念中心 (UCSD Center for Mindfulness) 的 MBCT 導師。 這樣的背景讓她在推廣正念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。
理事長在介紹了自身背景和正念培訓經歷後,以一個簡短的「停一停」練習引導聽眾體驗正念,並說明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在面對壓力時,能夠暫停一下,覺察當下的感受和想法,避免被情緒淹沒。 這個練習也呼應了正念的核心概念:專注於當下,不帶評判地觀察自身感受、想法和情緒。
理事長接著點出臺灣醫護人員普遍面臨的壓力來源,包括工作量大、輪班工作、生活與工作失衡、職業倦怠等。 這些壓力源不僅影響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,也可能影響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。
臺南市立醫院從 2015 年開始推動正念
一開始,臺南市立醫院只是舉辦一些零星的正念活動,但隨著參與人數和需求增加,醫院在 2020 年成立了正念中心, 更系統化地推廣正念。
理事長詳細介紹了臺南市立醫院推廣正念的策略和成果,包括:
-
多元化的正念課程和活動: 醫院提供各種形式的正念課程和活動,從單次的工作坊到連續性的課程 (例如 MBCT),以及線上線下的正念練習引導等。 這樣的多元化設計,讓不同需求的醫護人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。
-
正念列車到妳家: 為了讓正念更融入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,醫院針對不同部門和工作型態設計了客製化的正念課程,例如院長專班、護理部專班、急診室專班等。 這種「把正念帶到工作場所」的策略,讓醫護人員更容易在忙碌的工作中練習正念。
-
服務對象擴及院內外: 除了醫護人員,醫院也將正念推廣到社區長照機構、各級學校,以及醫院的清潔人員、志工等。 這種做法不僅促進了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,也提升了社區整體的福祉。
-
培訓種子師資: 為了讓正念推廣能夠持續下去,醫院建立了正念師資培訓體系,培養更多具備正念教學能力的醫護人員。 這樣的策略確保了正念推廣的永續發展。
數據顯示,臺南市立醫院的正念推廣成效顯著:
-
參與人數眾多: 全院 1300 多位員工中,共有 3525 人次參與過正念課程,平均每人參與 2-3 次。 這顯示正念活動受到醫護人員的歡迎。
-
滿意度高: 正念課程的滿意度 consistently 高達 86.8%。 這表示參與者對正念課程的內容和教學品質感到滿意。
-
員工壓力認知提升、工作平衡改善: 透過正念練習,醫護人員提升了對壓力的覺察能力,並學習到更好的自我照顧方法,進而改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
-
病人安全指標提升: 正念推廣也對病人安全產生正面影響,例如正向回報比例上升。 這顯示正念不僅提升了醫護人員的福祉,也間接提升了醫療品質。
臺南市立醫院的正念推廣經驗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,說明如何在醫療職場推廣正念,並提升醫護人員的幸福感和病人安全。